百擎大數據
眾所周知,在網絡輿情中會出現一些極其惡劣,并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,它可以給公共秩序產生很大的破壞,進而造成社會公共危機。
因此,這就要求了我們在對面這些案件進行處理、通報的時候,必須要保證好公共環境的穩定。安徽百擎在以往發生的多起惡意行兇事件中,就這些事件的網絡輿論傳播規律也做出了淺析,從行兇的輿情事件中總結出了三大傳播特點:
1.實時傳播,點狀發酵
如這種事件帶來的沖擊,會使得很多現場網民第一時間通過手機拍攝記錄現場,并迅速上傳到網絡平臺。久而久之,相關的信息不斷聚合,成為網民了解現場的第一手資料。
從這些事件的傳播過程來看,事發2小時內,現場的相關信息會快速在新浪微博、本地朋友圈等形成話題圍觀。這一期間,無論是作為現場見證并傳播的群眾,還是網上圍觀的網民,對事件的真相都有著強烈的渴求和探求欲,迫切的想要知道發生了什么。
2.逢事必謠,刺激情緒
在傳播方面,還有一個詬病,就是每次當大事發生時,也必會伴隨著謠言的出現。這種情況幾乎成為當下輿論場傳播的一條鐵律。在互聯網的平臺方面,人人都有話筒,人人都是自媒體,關注事件的人很多,可能每一個關注者都是信息發聲者、傳播者和接收者,因為自媒體的出現,在權威媒體沒有現身說法之前,很快的就會形成一種自然的討論領域。
另一方面,由于自媒體的門檻較低,這個發聲隊伍自然也會魚龍混雜,其中不乏有網民的擅自揣測,有蹭熱度的網民主觀惡意造謠,也會有與案件相關人士的所謂“現身說法”。
3. 關聯放大,帶動節奏
在相關的輿情事件發生之后,一些網民或自媒體基于吸引眼球等各種原因,會習慣性地對類似事件進行關聯,將輿情事件背后的反思逐條列出來。他們往往會將問題的多發歸因于政治體制不健全、社會發展不平衡、政府管理不完善以及階層固化等,通過各種關聯把無關人員也全部拉進來,通過各種負面情緒,來表明對社會發展的不滿,情緒更顯偏激化。
相關推薦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