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擎大數據
網絡輿論作為網上意識形態的重要表現形式,已經滲入到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、生活等各個方面,網絡信息傳播和輿論的社會影響力日漸與傳統媒體相融合。我們要充分認識網絡輿情的社會影響力,正確引導網絡輿情,讓網絡輿情成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重要紐帶,成為體現民意的快車道。本人結合學習網絡輿情的相關知識和實踐,就新形勢下對網絡輿情現狀與應對談一些粗淺的認識。
一.網絡輿情形成及特點
網絡輿情形成有三種方式:第一種是公共事件發生后,公眾在網站論壇、博客或者社交網站等公共平臺上對該事件進行描述、議論、揣測、分析的輿論。第二種,針對政府提出的具有爭議性的政策進行討論。第三種,由政府官員的處置不當引起的輿論。
二.網絡輿情的特點
1.熱點形成加速。隨著信息傳播的方便和快捷,輿情形成速度越來越快,輿論熱點往往呈現出集中瞬間爆發的形態。
2.關注范圍更加廣泛。在信息多元化時代,網絡輿情表達快捷、網民人數快速增加,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,截至2013年9月,我國網民數量達4.85億人?!度嗣袢請蟆放c人民網聯合進行的網上調查數據顯示,有87.9%的網民非常關注網絡監督,當遇到社會不良現象時,93.3%的網民選擇網絡曝光。
3.控制難度大。網民群體多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。由于很難在短時間內理清事件背后復雜的社會和心理動因,非理性和過于主觀的聲音容易占據上風?;ヂ摼W的匿名環境、海量帖文的氣氛渲染,網民都可以利用互聯網具有的匿名性、隱蔽性進行無限制、無控制的“自由”傳播,甚至發酵、放大、變形,給網絡輿情的監控和應對帶來困難和挑戰。
4.影響更為深遠。信息傳播輿論環境是現實環境的放大和延伸,人們的思想、意識和判斷,越來越受到輿論環境的影響。目前,知識群體、網民群體在輿論形成中的作用越來越大。在重大政策出臺后,除政府部門解讀外,一些專家學者、業內人士也在解讀,政策涉及的相關利益對象也在解讀,形成眾說紛紜的現象。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意見、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,決策部門需要認真傾聽。